新华网南京5月27日电(张本甫)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紫荆花社区有一个“知心奶奶”群体,这群平均年龄75岁的老人默默坚守22年,用爱的雨露滋润着一茬又一茬青少年健康成长。残疾孩子、留守儿童、外来人员子女……“知心奶奶”工作室接待了青少年5万多人次,其中218名重点帮扶对象在“知心奶奶”的陪伴下,走出阴霾,拥有了光明的前途。
5月,我们走近知心奶奶群体,聆听他们的感人故事,近距离感受南通这座“慈善之城”的人间大爱。
资料照片:“知心奶奶”和受帮助的孩子们在一起
从一个奶奶到一群爷爷奶奶的拓展
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。“知心奶奶”群体22年的发展历程,漫长而艰辛。
“知心奶奶”创始人颜怡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参加过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。1988年颜怡从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离休,几年后被学校党支部返聘从事学校关工委工作。2000年9月颜怡首次在通师二附小挂出了“知心奶奶”信箱。
2002年初春,时任崇川区学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的毛永霞和颜怡商量,在学田苑社区也挂出了“知心奶奶”信箱。颜怡奶奶的“业务范围”,从学校拓展到了街道。小黄同学因父母离异,父亲不肯给抚养费,母子二人生活艰难,无奈之下,他给“知心奶奶”写了一封求助信。颜怡奶奶收到来信后,第一时间给孩子回信,并主动找到母子俩,不仅帮助小黄追要抚养费,还为他寻找到离学校较近的出租房,一次次为他捐款送物……因为颜怡的热心帮扶,小黄终于走出困境。
“知心奶奶”颜怡帮扶青少年成长的故事不胫而走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他们的家人慕名而来。对此,在时任街道党工委书记的崔世全支持下,辖区公开招募“知心奶奶”,于2003年10月8日正式成立“知心奶奶”群体。最初的成员除了颜怡外,还有蔡松英、曹云泉、葛晖暵、 陆恒仲、康素琴、陆健、王秀珍等人。此后,越来越多的离退休老人受到“知心奶奶”群体的感召,纷纷加入。
“知心奶奶”蔡松英与来访的孩子谈心
蔡松英从小学校长岗位上退休后,于2003年加入知心奶奶群体,成为这个群体的领头人。小沈是一个孤儿,在他5岁的时候,父亲因病去世,母亲离家出走。蔡松英得知他的情况后,主动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。她定期去看望小沈,为他提供生活上的帮助,关心他的学习情况。蔡松英不仅在物质上帮助他,还在精神上给予关爱,小沈最终顺利考取了大学。
学田街道“知心奶奶”群体中,也有几名爷爷。今年已经91岁的曹云泉帮助网瘾少年小铸,挽救了一个家庭。小铸因沉迷游戏被大学开除,导致家庭破裂。曹云泉在得知他的困境后,开始长期帮扶他,8年的时间里,不仅陪伴他复读,助他重新考上大学,还关心他的心理和生活,帮助他融入社会。
青少年的“知心奶奶”,更是亲人
2004年2月,学田街道在通师三附小旁边的学田苑正式成立“知心奶奶”谈心室。“知心奶奶”们双休日轮流在谈心室值班,接待孩子与家长们。
资料图片:学田街道紫荆花社区“知心奶奶”工作室里总是人来人往,笑声不断
退休工程师冯迪彩加入知心奶奶群体后,长期帮扶外来工子女和失足少年。她特别关注一对安徽来的龙凤胎兄妹,像亲奶奶一样到处托人帮他们找到合适的学校,并鼓励他们发挥特长,最终哥哥成为厨师,妹妹成为护士。冯奶奶还帮助一名失足青年,帮助他找到工作,鼓励他考取驾照,重拾信心。
袁丽芬2000年退休,2006年加入知心奶奶群体后,先后帮助了小唐和小宇两位学生。小唐原来经常逃学、偷窃,袁奶奶带他到谈心室,进行心理疏导,并资助他生活费用,使小唐逐渐转变。目前就读于常州大学的小宇是外来工子女,曾想辍学,袁奶奶鼓励他上学,并帮助他申请奖学金。
张红伟2008年加入知心奶奶群体,她结对帮扶了多位困难儿童。其中,小雨的父母离异、母亲当时正在服刑,张奶奶像对待自己亲孙女一样长期关心她,帮助她走出困境,考上了卫校,现在已成为一名医院的护士。
朱宝芳从崇川教育体育局退休后加入知心奶奶群体,负责帮助年长的奶奶使用电脑、外出开会等。她结对帮扶了血友病孩子小远,为他提供精神关怀和营养品,还帮助脑铅含量过高的小希,为他安排特殊教育,并帮助其家庭解决生活困难。
今年68岁的马莉自2017年起与低保家庭孩子小琪结对帮扶。小琪家庭条件困难,父亲卧床不起,母亲照顾父亲无法工作。小琪性格自闭,与人交流困难,马莉奶奶通过心理疏导和物质帮助,逐步取得了他的信任,发现了他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。她还联系仁爱社工,为小琪找到志愿者辅导学习,使他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。马莉奶奶见证了小琪的成长与变化。
陈素萍擅长心理学和教育,退休前已从事家庭教育研究30多年。陈素萍2020年加入知心奶奶群体后,每两周值班一次,与孩子们谈心,尤其关注福利院孩子的自卑心理。她鼓励一位9岁女孩报名南通市少儿艺术团,帮助她重拾自信。另外引导一位母亲转变了观念,使其孩子与父母关系得以改善。
昔日受到帮助的人,成为爱心接力者
外地来南通生活的杨美兰是个不幸的人。她的丈夫和爸爸先后患癌症去世。2009年,她大女儿得了脑瘤,虽是良性却容易复发,家里经济条件极其困难。杨美兰是开缝纫铺的,在学田街道租了个车库,为顾客缝补衣服赚点生活费。当时曹云泉听说了她家的情况,就帮她到残联、报社等单位求助,杨美兰一家遇到了好多好心人,捐款资助她们一家。杨美兰大女儿18岁时,因脑瘤影响了内分泌,导致骨质疏松,如果到上海看病要20多万,而且可能要截肢。曹云泉于是找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刘凡院长求助,最终,杨美兰花了不到两万元,让孩子保住了双腿。2012年起杨美兰自己也加入了“知心奶奶”群体,由原来的受救助者转变为帮扶者。
四川来南通生活的史女士是一位单亲母亲,独自抚养两个孩子,生活非常困难。小儿子小慈由张红伟奶奶和冯迪彩奶奶结对帮扶。两位奶奶经常到他家探访,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,还为他购买学习用品。小慈虽小,但独立能力强,聪明可爱。由于家庭变故,儿子与不在一起生活的父亲及祖父母关系疏远,史女士努力为孩子提供关爱。学田街道妇联主席邹晓琳了解情况后,协助史女士申请到学校的帮助,让小慈顺利入学。如今,史女士大女儿已考上研究生。为了回报社会,史女士利用自己的特长,在紫荆花社区免费教人练习瑜伽。
“知心奶奶”辅导孩子们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
从自发的组织到正式登记注册
邹晓琳2005年时任紫荆花社区党委书记。“那时候知心奶奶只有8个人,谈心室是不足十平方米的一个车库。”邹晓琳见证了“知心奶奶”群体的发展历程。学田公园改造后,“知心奶奶”谈心室搬进了紫荆花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二楼。在这里, “知心奶奶”迄今已接待中小学生咨询5万多人次,其中长期“一对一”重点帮扶的有218人。
学田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赵聿霖也是“知心奶奶”群体发展、成长的见证人。她介绍说,2006年5月,“知心奶奶”群体发起成立了学田街道“小太阳成长基金”,用于帮助辖区贫困青少年。多年来,“知心奶奶”们自己多次捐款,2014年起颜怡奶奶每年捐资一万元。截至目前,“小太阳成长基金”共募集善款47万余元,资助贫困生近900人次。
2008年10月,“知心奶奶”正式在崇川区民政局登记注册,成立“知心奶奶”群体理事会,选举蔡松英为理事长、曹云泉、冯迪彩为理事,制定了“知心奶奶”群体章程,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。2009年3月3日,学田街道在全市“两新”社会组织中,率先成立“知心奶奶”群体党支部,选举蔡松英为党支部书记、曹云泉、冯迪彩为支部委员。
2009年起,11位“知心奶奶(爷爷)”先后被崇川区法院、区检察院聘请为“未成年人特邀关护员”“特邀检察官”,协助司法部门担任合适成年人到场参与询问、讯问,成功挽救网瘾失足等青少年12名。
2012年创办“七彩周末课堂”,由“知心奶奶”群体、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志愿者轮流值班,每周六下午关爱辖区青少年,特别是农民工子女,通过亲情陪伴、课业辅导、兴趣培养等服务开设公益课堂。
紫荆花社区现任党委书记姚杰介绍说,现在“知心奶奶”群体共有35位奶奶(爷爷)。奶奶们的荣誉很多,先后获评全国巾帼志愿服务“十佳优秀组织”、江苏省三八红旗集体、江苏省优秀校外教育辅导站、江苏省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点、江苏省首届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等殊荣,市级以上荣誉称号50多个;“知心奶奶”群体中有16人获评团中央志工部“优秀志愿者”、1人获评“中国好人”、2人获评“江苏好人”、11人获评“崇川好人”,他们都是闪闪发光的典型。
资料图片:学田街道“知心奶奶”群体受到多次表彰(该图片为学田街道为“知心奶奶”群体颁奖)
“让孩子心里充满阳光,让苦闷委屈远离每一个孩子。”采访中,每一位知心奶奶爷爷都表达出这样的心愿。
崇川区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杨晶晶表示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崇川区持续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、不断丰富“莫文隋”现象的精神内涵,扎实推进道德风尚高地建设,涌现出像江海志愿者发起人徐尔铸、修车老人胡汉生、磨刀老人吴锦泉等一批批先进典型人物,崇川区“知心奶奶”群体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。从心理疏导到全方位帮扶,“知心奶奶”群体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,服务项目逐步深化,知心奶奶的义举是对政府部门职能的有力补充,意义重大而光荣。